首页标签骈文代表作

禅诗《理安寺偶题赠道宜上人(其一)》原文赏析

六合塔畔舍舟行,峰回路转流泉迎,不闻江声闻涧声。 入谷九溪十涧更,渐渐穿林略彴横,不闻人声闻鸟声。 参天云树无阴晴,日暮空谷林丁丁,不闻鸟声闻樵声。 再转风幡出塔层,寺门铃语钟磬鸣,不闻樵声闻梵声。 魏源与龚自珍齐名,思想主张亦相近。当时满清王朝内忧外患丛集,岌岌乎不可以支日月,而清政权上下昏聩腐败,对此视若无睹。魏源、龚自珍都为此忧愤不已。在极端苦闷的情况下,龚自珍通过阅读佛典以寻求精神慰藉,魏源则酷嗜游览名山大川,借此排遣心中的烦忧。他自称“州有九,涉其八; 岳有五,登其四”...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7

禅诗《咏竹》原文赏析

最爱南崖竹,萧萧遍法堂。 因风调绿影,乘月度空香。 叶拂溪云乱,梢凌石壁长。 夜深魂梦里,秋雨到绳床。 竹,是历代诗人喜咏的对象。人们赞颂竹的风节,欣赏竹的清丽,喜欢竹的婀娜多姿。但此首《咏竹》诗却与一般的咏竹诗不同。它出自一位诗僧,通过对夜间竹景的细腻描写,创造了一种 “空”、“逸”、“闲”、“静” 的境界。 首联,“最爱南崖竹,萧萧遍法堂。”上句开门见山,坦露了自己对竹的态度。一个 “爱”字作诗眼来统摄全篇。下句则对诗眼“爱”的原因作了回答。“法堂”,演说佛法的大堂。在法堂...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1

禅诗《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原文赏析

圣凡同有身,饮食必藉器。 如来制石钵,匪特传法嗣。 偶因受余光,相承成旧事。 遂令后代争,纷纷起嗔戾。 我愿过量人,要识拈花意。 这是一首题咏诗。“赋得”是一种诗体,本指凡摘取古人成句 为题之诗,后来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本诗当属于后者。诗人就释迦钵而赋诗,以赠给友人慧古明上人。“慧古”是友人的号,“明”才是他的名。因为“慧古明”是和尚,故又尊称其为 “上人”,曰 “慧古明上人”。 “钵”本是僧人的食器,与袈裟合称“衣钵”,为佛教专门用具。《金刚经》曰:“尔时世尊...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1

禅诗《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原文赏析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嘉陵江”纵贯秦巴山地和蜀中盆地,两岸重峦叠嶂,风光秀丽,气势宏伟,是三秦和蜀地的重要通道。蚕丛鱼凫开国的神秘,五丁开山劈路的壮烈,无不启人遐思。诗人宦游四方,独宿深山嘉陵江畔,汹涌涛声不绝于耳,家国之思涌上心头,由水石相激而发声的现象,悟出物我、动静、善恶、美丑等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和真谛,遂写下这首诗寄给好友深上人。佛门称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处...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2

禅诗《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原文赏析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 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明晓市,获芽蒲笋上春洲。 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 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沉。 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这两首诗史容注认为是元丰二年(1079年)作。时庭坚35岁,在北京 (今河北大名) 任国子监教授。这时神宗 “熙宁变法” 已历12年,欧阳修、苏轼皆贬谪在外;新党中也发生矛盾,自相斗争,王安石两度罢相...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3

禅诗《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原文赏析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这首诗记述的是唐朝的一次晚春茶会。古寺之中,万花丛里,朋友数人,清茶一杯,不亦快哉!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虚室”,庄子云:“虚室生白。”即虚静之中,可以悟理。“悟空”,禅家讲悟,亦即参破人生的真谛全在于空,不必执着。陶令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与“虚室”一联可谓异曲同工。陶令心地超脱,避世避人,远离尘世,过着心灵自由的隐居生活,...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5

禅诗《过天竺林和翠云长老原韵》原文赏析

草鞋踏破为谁忙?一锡飞来满面霜。 长老不须重说偈,梅花犹在鼻头香。 翠云长老不详,看来亦是诗僧。作者此诗是步翠云长老原韵作的和诗。天竺林亦不详,从名字来看,当是禅寺所在之地。 “草鞋踏破为谁忙?”用设问句开头,起势突兀,引人深思。“草鞋”,僧人穿的鞋,是其清苦的云游天涯之表征,“踏破”足见其艰辛。提出“为谁忙”而不作答,答已自在其中。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为的是寻找顿悟之灵感而成佛。然佛在何处?按照禅宗的理论,佛既在心中,也在自然山水,也在寻常物件,也在大千世界,需要的是一根一划即燃...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2

禅诗《僧舍上元》原文赏析

独夜僧楼强自凭,传柑时节冱寒凝。 怕听歌板听禅板,厌看春灯看佛灯。 好景笑人常寂寂,春愁泥我渐腾腾。 今年准拟捐花事,坐断萧斋一榻绳。 《僧舍上元》写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年)。此前黄景仁曾两度应江南乡试,但均未能得中。失去仕宦的进身之阶,同时又深感知音难觅,于是诗人被迫开始了漫长的 “浪游”生涯,踏上了坎坷的生活道路。这首诗便是诗人22岁那年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抛撇亲人,孤身客居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幕府之际,在“上元”亦即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之夜独处僧舍从而写下的一首抒情之作...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3

禅诗《游庐山宿栖贤寺》原文赏析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栖贤寺为庐山佛教五大丛林之一,规模壮观,由南齐参军张希之初建,后几度兴废,到北宋时又逐渐衰败,故址在今庐山玉渊潭北。王安国登游庐山,夜宿此寺,静观月光下之千山万壑,凝神冥思,渐入禅境,转而反思人世,顿悟非常,遂兴味一发而不可收,写成本篇佳作。 首联“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由诗题“宿栖贤寺”而来,点染出一种萧索、凄寒、郁闷的气氛。古寺...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8

禅诗《吊长禅师》原文赏析

霜钟侵漏急,相吊晚悲浓。 海客传遗谒,林僧写病容。 漱泉流落叶,定石集鸣蛩。 回首云门望,残阳下远峰。 从本诗尾联看,长禅师应是当时云门宗(禅宗支派之一) 的高僧。这是一首悲悼长禅师圆寂的诗。 诗的前四句写长禅师圆寂的消息传来时的情景。正是深秋打霜天气的薄暮时分,云游四方的僧人传来了长禅师圆寂的消息和他遗留下来的示道文字(海客,一指航海者,一指浪迹四方之人,此指云游僧; 偈,佛经中的唱词,此指禅人用汉诗形式写下的示道文字),住寺的僧人画出了他带病的遗容。于是,寺院的钟声透过霜天...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9

禅诗《题惠山寺》原文赏析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 泉声到池尽,月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 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惠山,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属江南名山之一。古称华山、历山、西神山,唐以后始称惠山。山有九峰,蜿蜒若龙,又称九龙山。主峰高329米,周约20公里。“惠山寺”(今废)就座落在惠山东麓。张祜这首诗歌正是通过摹写惠山寺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致,表现出了一种空寂、幽凉的禅趣。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起笔二句,诗人便着力渲染了惠山寺内萧条冷落的气氛。“空门”,在这里语义双关,既指佛门,也...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2

禅诗《盆荷》原文赏析

萍粘古瓦水泓天,数叶田田贴小钱。 才大古来无用处,不须十丈藕如船。 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为居家常见的摆设,本无稀奇处,而作者当机开悟,遂有此别具心得之作。 首二句扣题状物。“萍粘古瓦”写盆。瓦,明其为家常之物,非矜贵难得者。古,则明其不俗。禅家设喻,常有“古松”、“古井”之说,意味与此相通。“萍粘”之“粘”字下得恰切。贮荷之盆,水非常换,积久生萍,萍缘盆壁。一个“粘”字,既有质感,又传达出若即若离之态。“水泓天”把境界拓开来。写水中天光云影,已有开阔之象,又着一“泓”字——泓为水深...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8

禅诗《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原文赏析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这是一首以描写下棋为题材的诗。通体而论,应属佳作; 但最富于烹炼的警句,该推 “心似”、“身如”这一联。 写事写物的诗有其难处: 一是难以刻画入微并形中见神; 二是富有寄托,寓言外之意,发人深思,并非易事。看来下棋更不易写。棋盘、棋子,这都是没有什么好写的,关键是要写出下棋的对手双方的心理活动。《苕溪渔隐丛话》曾引过一首《观棋歌》,其中有四句写...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9

禅诗《送仪上人归天台》原文赏析

三百六旬尘浩浩,万八千丈云飘飘。 手提飞锡绝江去,独饮古涧长生瓢。 乳彪呼风小儿语,老鹤玩月仙人舞。 空林桂落招不来,冰歇岩头断前路。 “天台”,指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之西,是仙霞岭脉之东支。和天姥山一样,天台山是浙江名山。山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接四明、金华,蜿蜒东海之滨。《大明一统志》说:“天台山在天台县西一百一十里。道书是山上应台星,超然秀出,有八重视之如一帆。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隋智者大师依此山而开辟一宗,名为天台宗,影响极大。天台山,是佛国圣地之一。这...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0

禅诗《僧斋闻雨》原文赏析

寂寂初罢语,悠悠未成眠。 高斋有春雨,夜半落灯前。 已伤花委树,复念水盈田。 老纳独无听,绳床方坐禅。 同许多文人墨客一样,高启虽然未必是个虔诚的信徒,对佛学禅理却有浓厚的兴趣,他一生中与僧侣多有交往,经常出入于梵庙寺院。与僧友的切磋,对禅性的玩味,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也是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这首诗就是他夜宿僧斋,突得证悟的一个记录。 诗人曾与他相契的高僧剪烛夜谈,直至更深人静。显然,这一番长谈使他若有所悟,久久不能入睡。庭院寂寂,禅室幽幽,辗转之际他忽然听到了淅淅沥沥的春...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1

禅诗《题梵隐院方丈梅》原文赏析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梅花,以其凌寒绽放的傲骨,清馨素洁的芳姿,高雅拔俗的神韵,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文人墨客、翩翩君子神系魂牵,为之倾倒。人们爱梅而咏梅,或描倩影、道清香,或颂高格、赞精神,或表爱意、寄深情,极尽笔墨之能事,留下了无数妙句佳篇。晏敦复的这首题梅诗,尽管难翻新意,但着意刻划了梅花“本性由来不染埃”的高洁品质,并寄托以超凡脱俗的情志,倒有着十分鲜明的禅诗特...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0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