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骈文代表作

禅诗《暑月访龙潭寄禅上人》原文赏析

一瓶一钵一诗囊,十里荷花两袖香。 只为多情寻故旧,禅心本不在炎凉。 寄禅上人是诗僧的禅友,在一个暑天的月夜,诗僧兴致勃勃地去访问这位禅友,写下这首诗。全诗虽只四句,但禅意深邃,情趣盎然,耐人品味。 诗的起首句: “一瓶一钵一诗囊”,概括了诗僧的全部生活。“瓶”、“钵”、“诗囊”,三个物件极富特征,瓶、钵见出作者是僧,诗囊则见出作者不是一般之僧人,而是诗僧。三个“一”字鱼贯连用,将诗句分为三顿,音节铿锵,悦耳动听; 更重要的是它有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三个孤立的物件联系成一体,化简...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0

禅诗《白云闲上人度夏》原文赏析

白云长傍太湖飞,忽向西江度钓矶。 彭泽小龙邀共饭,潮阳迁客忆留衣。 笋因春雨朝朝吃,桔待秋霜颗颗肥。 我自本名无所住,经函松下共柴扉。 “白云”,指僧英,字实存,号白云,人称白云上人。其人性拓落,好游观,有诗名,诗集名《白云集》。当时士大夫如赵孟頫辈多与之交。“闲”,安闲、闲散的意思。“上人”,佛家称内有德智、外有胜行者为上人。《摩诃般若经》说: “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晋时多称佛教徒为道人,上人后来多做为对僧人的敬称。白云上人与虞集私交甚深,相互间唱和...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0

禅诗《天台道中》原文赏析

满川梨雪照斜曛,野水交流路不分。 隔岸一声牛背笛,和风吹落渡头云。 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北,峰峦叠翠,险峻雄奇。自魏晋以来,便为游览胜境,获文人骚客青睐,留下许多名篇墨宝。他们中有的赞其巉岩峭壁, 高峻嵯峨; 有的喜其飞瀑流泉, 秀丽清幽。惠嵩,这位僧人,行走在天台山麓,他的感受又如何呢? “满川梨雪照斜曛”,诗人放眼远眺,山峰岧峣,旷野舒坦,梨树花如雪,纷纷飘坠; 斜阳西下,时已暮春,景色虽美,却有点暗淡、迷惘的色调、气氛。第二句,写诗人收回目光,扫视周遭,见山水横溢,阻路隔...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9

禅诗《三善殿夜望山灯诗》原文赏析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珮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这是一首描绘佛寺夜景的诗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明净而又鲜丽的佛国情调。含蕴着诗人希望自然景物成为宣传佛禅义理的 “插图”的意味。 诗人夜登三善殿,平视周遭,只见: 佛灯灿灿,犹如百花怒放,简直把整个大千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给黑夜中的寺院带来融融春意,仿佛为寂净的人寰带来光明和温馨。这里,诗人将灯喻为 “百花”,将光明喻为 “含春”,可见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用一个 “疑”字...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7

禅诗《南华山寺》原文赏析

祖衣留岭外,古刹面沧州。 地阔岩扉绿,松高塔院秋。 荒苔过虎迹,灵瀑吼龙湫。 谁识曹溪意,年年水自流。 禅宗自其创立起,就奉行一套传衣授法的制度,谁接受袈裟,就意味着得到了正传。六祖慧能(638—713)接受五祖弘忍(602—675)的袈裟,回到岭南韶州,在曹溪宝林寺传授禅法30年,创立“顿悟”成佛说,史称“南宗”,与神秀的“北宗”相对应。从此,他不再传授袈裟给弟子。“祖衣留岭外”即用此典,意思是说禅宗的嫡传袈裟就永远留在岭南了。言外之意则是指南华山寺属于禅宗的南宗,同时,称岭南...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8

禅诗《白马寺不出院僧》原文赏析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歧。 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 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30华里处。据记载,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所寺院。寺内殿阁巍峨,宝塔高标,缘树参天,向来被称为中国佛教的 “释源”和“祖庭”。唐宋时期,寺中的僧侣多达千余名,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寺僧上殿诵经、撞钟击罄,声传数十里之外。许浑这首诗歌选择白马寺内僧人作为题写对象,表现出了不同于深山野趣的另一种禅境。 “禅空心...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4

禅诗《庐山东林寺夜怀》原文赏析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东林寺”在庐山之麓,为东晋名僧慧远所建。《江西通志》谓 “此山仪形九迭, 峻竦天绝, 而寺之所居, 尤尽林壑之美。 背负庐峰,旁带瀑布,清流环阶,白云生栋。别营禅室,最居深静,凡在瞻礼,神气为之清爽。”慎蒙《名山记》云: “庐山有东林寺。寺始于晋慧远法师,谢灵运为凿池种莲。师与隐者十八人,同修净土社,缁素咸在,谓之莲社。”李白一生曾多次游庐山,此诗...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4

禅诗《戒诗五章(其二)》原文赏析

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 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 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 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 这首诗作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与《又忏心一首》写作背景、思想感情脉络相承,可互为比照参证。为了解脱满腔的苦闷,根除“心病”,除了“寓言决欲就灯烧”(《又忏心一首》),烧掉已经写成的数百篇诗文外,还得彻彻底底地斩断自己激荡的文思诗情,干脆封笔戒诗,不再赋诗作文,干脆拜江沅为师,专心钻研佛法,以求心平如镜吧。不过,作者虽然宣布戒诗,但他并不能忘怀社会现实,更不忍放弃诗歌创作...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6

禅诗《弘济寺访蒲庵道人次杜于皇韵》原文赏析

一棹破江光,扪罗列上方。 岩深石作屋,地僻水为乡。 鸟雀空林静,茶爪夏日长。 吟诗偕老衲,清磬下回廊。 此诗收入《西陂类稿》卷二,杜浚 (字于皇) 的《变雅堂遗集附录》亦有收录,题作《宏济寺访蒲庵道人次杜于皇韵》,其下尚收有宋荦的一段识语和一首七律,现录于下: “夏日同杜于皇、康小范、陈伯玑、董文友、倪暗公过高座寺访无可大师,复至万松庵访张尔公、吴汉若,即事有作:凌晨结伴出长干,云白山青野望宽。花雨高台闻远磬,松阳曲径觅幽兰。六朝兴废从谁问,一代风流接席看。欲刻新篁留姓字,茶烟轻...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7

禅诗《过白岸亭》原文赏析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 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萍鹿。 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 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这是谢灵运在游白岸亭时写下的一首诗。据《太平寰宇记》,白岸亭在柟溪西南,去永嘉87里,因岸沙色白而得名。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之一,其中渗透着一定的玄佛意识。 开头二句点明过白岸亭题旨。诗人振衣而起,沿着堆积如墙的白沙堤岸,缓步进入白岸亭。白岸亭是以蓬草盖成,于...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0

禅诗《赠无为军李道士(其一)》原文赏析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 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尽由源深。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 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其时诗人正在滁州,自号 “醉翁”,正如诗人自己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当时诗人已41岁,步入了不惑之年,对人生道理也悟出了几分。此诗表面上是赠给无为道士,赞誉其弹琴技艺的作品,实际上寓含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含有诗人步入禅境,由听琴思及人生哲理的体会。 开首两句,“无为道...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8

禅诗《赠琴僧》原文赏析

霜林凋落云影垂,朔风猎猎鼓寒威。 偶来禅房访虚寂,上人为我弹金徽。 此调悠悠泯千载,今日忽闻一嗟咨。 上人所弹不在指,我亦非于耳听之。 霜天玉磬敲清晓,夜月秋声动翠微。 举世纷纷爱筝筑,寂寥古意谁能知。 过门不知钟期子,慎勿汗漫调朱丝。 诗人以景语发唱,自然是想渲染一种气氛,而首两句所写深秋景色,萧条肃杀,却似与全篇情调不相和谐。于是,这就形成了矛盾,它或者正是此诗之两重主题未臻于水乳交融之所致。正如题目本身所呈示,诗意既要关合琴僧而说琴,又要关合琴僧而说僧,二者本亦非必相...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2

禅诗《夜听印师礼诵走笔偶成》原文赏析

街鼓初停香篆寒,呗声那为雨声阑。 弥陀界远疑城近,慈氏宫深外院宽。 正念可争无念好,非心还较即心难。 道人别有安身处,未必清晨叩懒残。 王世贞所生活的年代,明朝的封建统治已渐没落,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对知识分子来说,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已无法圆满地用来解决现实中的种种社会问题,理学也于社会无补。于是他们纷纷步唐宋知识分子的后尘,在禅中寻求解脱。 元美名高一时,许多僧道奔走其门下,很多人成为他的知交。这样,有意无意中,元美从禅中得到不少启示。禅语入诗,禅趣入诗,以诗谈禅,在元美的作...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8

禅诗《口占绝句》原文赏析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侯鲭录》曾载此诗,其本事略谓:东坡在徐州,参寥自钱塘访之。坡席上令一妓戏求诗,口占云云,一座大惊,自是名闻海内。可见这是一首使道潜获得盛名的作品。 题云“口占”,名符其实,通篇以口语出之,从“寄语”句下,皆是答辞。“东山窈窕娘”,点出妓女身份,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东山携妓事,次句则出自宋玉《高唐赋序》: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15

禅诗《宿牧马山胜果寺》原文赏析

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 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 如果只就字面上来说,这首小诗实在平淡得很。诗中所取物象,如“佛灯”、“月色”、“溪声”,也都是深山禅院中常见的景物,但由于诗人着眼神韵的追求,全诗旨在描绘自己尘俗净洗、心空性悦,完全皈依自然时所深切体味到的那种静美世界中的意趣,所以,尽管没有借助外在色相,没有执着于对景物作具体的描摹,却反而将我与物会、情与景合时透脱无碍的心境与感受,写得极为传神,使全诗于平淡之中见高韵,读来觉得别有一种艺术魅力。 诗人是在行旅之中借宿于山...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1

禅诗《答讲僧》原文赏析

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向用时空。 难将语默呈师教,只在寻常语默中。 这是一首体悟佛性心得的诗,亦是朱炎答复讲僧义注反诘的偈语。事情经过已见作者小传中所述《渔隐丛话》;《宋诗纪事》卷三十也节录了这段文字,所涉人名略有出入: “芝”上人为 “从”上人;讲僧“义注”为“义江”。当是形近而讹。但这均无关宏旨,诗的本意在于形象地阐述佛之真谛与悟道之径。 自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华创立中土禅宗,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四师,传至慧能,是为中土禅宗六祖。达摩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
诗词辞赋 2024-07-17 0 20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