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骈文代表作

禅诗《落叶》原文赏析

一片复一片,西风与北风。 但看阶下满,不觉树头空。 缀服犹堪用,题诗自不工。 山童朝更扫,闲委古墙东。 西风、落叶是秋的象征,历代多少文人墨客都曾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情怀,忧惋的格调。但这首出自诗僧宗泐的《落叶》诗,却通过对秋之落叶这一典型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彻悟了佛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理后所得到的 “自性清净”的情怀。就在这瑟瑟秋风,飘飘黄叶之中,人们体会到了诗人所追求的 “空”、“寂”、“闲”的禅趣。 首联写景,用笔极为平淡。“一片复一片,西风与北风。”作者在细...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4

禅诗《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原文赏析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这首诗作于诗人为朗州司马时。据诗序中载,“鸿举”是当时 江陵诗僧,游于朗州,与诗人相遇,乞诗而还。“江陵”,即今湖北江陵县。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开篇从游寺写起,从外向里,由大到小,勾画寺院优美清净的环境。寺院的墙壁上画满了精美的壁画,令人流连忘返。诗人看遍了壁画之后,游兴仍浓,便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去寻找寺僧。三、四句“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从 “幽” 字着笔,...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9

禅诗《春日》原文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踏青游春之作。“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处点时,指春日、晴日。“泗水”点地。“寻芳”,点出出游的目的,动作性极强的“寻”字,表明诗人对大好春光的无限向往之情,既写出了诗人的逸兴,也给诗作平添不少情趣。“无边光景一时新”,诗人以自己的感受写出实地踏青时的眼中之景,写春日融融万象更新,也写久困书斋后乍一外出的耳目一新,一句写来,主客体兼顾,不能不叹服诗人的笔力。下联二句,诗人转向描绘具体的光景之新,但仍...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4

禅诗《莲池坠簪题壁二首》原文赏析

搔首向东林,遗簪跃复沉。 虽为头上物,终是水云心。 桥影下西夕,遗簪秋水中。 或是投簪处,因缘莲叶东。 隆庆四年(1570年)秋,汤显祖到南昌参加乡试得中,赴谢主考张岳,路过南昌市西约60里的西山云峰寺时,临池照影搔首,坠一簪于池中,有感于心,乃在壁上题了这两首诗。晚明著名禅僧真可 (号达观) 与汤显祖素不相识,云游时见到这两首诗,便认定汤显祖是具慧根之人,与佛门有缘。万历十八年 (1590年),达观在南京见到汤显祖,云:“吾望子久矣”,从此两人成为至交。达观对汤显祖后期的生...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4

禅诗《投宿崇明寺僧院有感二首》原文赏析

秋卷风尘在眼前,莽苍回首重潸然。 居停席帽曾孙在,驿客毡车左担便。 日薄冰山围大地,霜清木介矗诸天。 禅床投宿如残梦,半壁寒灯耿夜眠。 禾黍陪京夕照边,驱车沾洒孝陵烟。 周郊昔叹为牺地,蓟子今论铸狄年。 纶邑一成人易老,华阳十赉诰虚传。 颠毛种种心千折,只博僧窗一宿眠。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从南京返回老家常熟途中在句容稍作逗留的钱谦益,于阴历12月23日这天,正当人们忙于准备祀神祭祖、送旧迎新的时刻,偕同友人去瞻谒了当地名刹崇明寺,兴致勃勃地登临毗卢阁,有诗记其事...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7

禅诗《春晚》原文赏析

春光过眼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 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 自宋始,文字禅兴起。紫柏真可序《石门文字禅》说:“盖禅如春也,文字则花也,而曰禅与文字有二乎哉?”故禅僧以偈示心得,以诗显悟道,寻诗觅句成为时尚。其诗注意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事件中受到启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情。梵崇的这首《春晚》可谓此类诗的出色之作。 诗写春天一个傍晚的景色。微风轻拂,春光淡淡,诗僧面对春风春景,颇有一种时光飞逝、云烟过眼之感。“须臾”,片刻、霎那。佛教谓一日一夜有30须臾。一个春季有三个月。...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33

禅诗《偶题阁下厅》原文赏析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这首诗是诗人题在自己居所的厅壁上的。从“偶题”二字来看,当是诗人独处小院,舒心惬意,灵感偶来,兴笔一挥,就成了这首美妙的《偶题阁下厅》了。 诗人先从小院写起: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小院中长满了青苔,可见人迹罕至,非常宁静; 天地被高墙所分隔,与外界阻绝,可见其幽深; 院中的主人呢? 他是一个爱静、喜深、怡然自得的白鬓老翁。诗中的白鬓老翁正是白居易晚年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4

禅诗《题槐安阁并序》原文赏析

东禅僧进文,结小阁于寝室东。养生之具,取诸左右而足。彼虽闻中天之台,百常之观,盖无慕嫪之心。予为题曰槐安阁而赋诗。夫据功名之会,以嫮姱一世,其与蚁丘亦有辨乎?虽然,陋蚁丘而仰泰山之崇崛,犹未离乎俗观也! 曲阁深房古屋头,病僧枯几过春秋。 垣衣蛛网蒙窗牖,万象纵横不系留。 白蚁战酣千里血,黄梁炊熟百年休。 功成事遂人间事,欲梦槐安向此游。 唐代李公佐作了一篇《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因酒醉卧,梦入槐安国,当了驸马,又做了南柯太守,因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爱戴,屡升高官,极为显贵。...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2

禅诗《宿赞公房》原文赏析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寓居秦州时。乾元元年,杜甫任左拾遗,因疏救宰相房琯,触怒了唐肃宗,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即弃官入秦州。“赞公”,即赞上人,诗人自注: “赞,京师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又 《读杜心解》 引赵访注: “赞亦房相之客。”可知杜甫与赞公曾同游房琯门下,又都因房琯之事被贬。所以秦州一见,格外亲热,又倍觉伤感。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首联以反诘起笔...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3

禅诗《留题云门寺》原文赏析

秦峰千古寺,岂易得跻攀。 一梦几回到,片心长此闲。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关。 静室孤禅后,寒钟夜满山。 所谓云门寺有三处: 一在韶州; 一在相州; 一在越州。智仁行状待考,管见以为此诗中的云门寺系越州的云门寺。此寺肇建于晋义熙中,初名云门山寺,亦名云门精舍,智永禅师曾在此居住三十年,唐贞观中,其徒辨才禅师继之,历来香火不绝,为佛教名刹。 云门寺历史悠久,令人向往。首句 “秦峰千古寺,岂易得跻攀”,这个 “攀”字既指山道的登攀,也指精神上的高攀。“一梦几回到,片心长此闲”,诗脉一...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3

禅诗《宿灵岩》原文赏析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 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应。 诗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作这首诗,由于史料不全,缺乏记载,无法得知。但我们读这首诗,很难不为诗里静夜中的孤寂和缕缕凄情凉意所动,仿佛自己也形同诗中僧人一般,盘坐枯石,面对残灯,瞑思入定,弃世间一切烦恼,于残灯和更筹声中,频生几许清静与几分澄澈,领略到无物无我之境,颇感禅学里“瞬间的顿悟”的高妙。 诗中首句写景,寥寥七字,就勾勒出林木葱郁、树影婆娑、钟楼高耸的景象。次句绘物,把视角从外面转向内部,将笔触拉进钟楼...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0

禅诗《投道一师兰若宿》原文赏析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云烟。 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露尽,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惟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此诗又题作《宿道一上方院》。“道一禅师”,俗姓马,名道一,史称马祖道一,幼年出家,是我国佛教宗派禅宗的创始人慧能的再传弟子、禅宗南岳派系奠基者怀让的衣钵传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王维和道一颇有交往。这首诗就是王维拜访马祖道一并投宿于其寺庙时写的。 此诗...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3

禅诗《静居》原文赏析

大都心足身还足,只恐身闲心未闲。 但得心闲随处乐,不须朝市与云山。 隐士以“闲居趣寂为道标”。李宗易不是隐士,但就其此诗而言,他是很注重意静神闲的。这正是佛家的 “禅悦”境界。 首句从一般性说起。人大概都是如此: 心满意足而身也就满足了。轻轻一笔,两个 “足”字,就写出一般人身心满足自享其乐的情态。其实,人哪能都会如此呢?“身闲心未闲”就是另一种情况。“只恐”不仅起转折作用,而且还是对“身闲心未闲”者的耽心。这种人,身闲心忙,静居神驰。这当然达不到静化的境界。 禅宗求净心。神闲方...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9

禅诗《巴峡闻猿》原文赏析

依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情。 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 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 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一般人乘船出长江三峡,往往情绪万千:或惊奇于山之高峻,或有感于水之险急,听到两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的猿声,更会潸然堕泪。那流传千古的三峡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就记载了旅人过三峡时难免悲从中来的事实。 然而,纷繁的世情,正是禅人所要克服的。他们认为,只有摒除了这些情感,人才能识取清净“自性”,而获得了“自性”并经常保养,人就不仅能心无所染,而且能面对坎坷世途...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1

禅诗《赋永上人纸帐》原文赏析

剡藤裁素帱,坐使诸尘隔。 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惊白。 不随直省被,长覆棲禅箦。 思曾雪夜时,宿伴山中客。 在古代诗歌中,咏物诗是颇为庞大的一个族系。历代诗家咏物之作不计其数。流传最广的如屈原的《桔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于谦的《咏煤炭》等,或自表其高洁之质,或自申其负冤之情,或自明其兼济之志,无不是托物言志。而高启此诗则别具一格,是借物以阐禅礼佛。这种禅意的咏物诗并不多见,我们不妨借此诗以窥其一斑。 浙江上虞曹娥江的上游,有一条剡溪,剡溪素以盛产古藤名闻天下,因为用这种藤制成...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13

禅诗《秋月》原文赏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首诗题为《秋月》,可却难睹月容月貌;看似细腻地描摹景物,但细品之后又可发现,诗之月色与客观景象并非一事。本诗绝妙处就在于不状月而月自显,不述怀而怀自吐,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者也。 开首两句“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描绘出一幅月光秋色图。秋月之夜,彻天上下弥漫着明洁的月光,有一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玉般晶莹的青山流来,此刻月光如水,水融光中,都是那样澄明、鲜洁,混然难分,显现出一种唯独秋天才具有的清净、...
诗词辞赋 2024-07-16 0 20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