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骈文代表作

禅诗《宿黄梅五祖寺》原文赏析

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 珠宫历浩劫,桂殿余真身。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地远泉石怪,人间猿鸟驯。 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 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 所希慧灯影,为余照迷津。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16公里的东山,又名东山寺。唐咸亨年间(公元670—674年)由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创建,故名。弘忍上承四祖道信禅师,下开慧能、神秀南北禅宗,在中国佛学史上影响深远。《宿黄梅五祖寺》一诗,通过夜访寺院的观感,对弘忍禅师大行赞美,并表达了...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0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宋·孔平仲》原文与赏析

宋·孔平仲 爹爹来密州, 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 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 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 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 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织, 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 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 翁翁在省里。 大婆八十五, 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奶奶, 无日不思尔。 每到时节佳, 或对饮美食。 一一俱上心, 归期当屈指。 昨日又开炉, 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 举目数千里。 这是作者用诗的形式,仿自己长子广孙的口吻所写的一封平安家...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7

韩 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有怀》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有怀 韩 偓① 往年曾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②。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③。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④,亦应怀抱暗凄然。 【注释】 ①韩:见《寒食夜》。 ②“见倚”句:意谓见到所倾慕之女子靠着朱栏作咏柳花诗。 ③苔钱:斑斑状如铜钱的苔藓。 ④“料得”句:意谓猜到那女子他乡今日亦同自己一样暗自伤感。 【赏评】 诗人寒食日故地重游,在这个园子里,他心仪的女子曾在桥上倚着朱色阑干吟咏柳絮。此情此景,长久地留存在他心中。只是今...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8

禅诗《赠龙华横海老禅》原文赏析

说有谈空复造玄,从来高士著幽禅。 六经外岂无豪杰,始信天中别有天。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曾长期被视为异端。自两宋起,理学兴盛,佛教更被视为外道邪说而遭到排斥。洪希文的这首小诗,却大胆地为佛教唱赞歌,颇值得注意。“龙华”,本是佛家的树名,传说弥勒得道为佛时就坐在龙华树下,后来用作佛寺的别称。徐州、洛阳、上海等地,均建有龙华寺,这里诗咏的是上海的龙华寺。上海龙华寺建于三国时东吴赤乌五年(242年),寺塔建于赤乌十年(247年)。横海老禅,俗姓不详,禅宗僧人。 首言“说有谈空复造玄”,从泛...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1

《赠范晔诗·南朝宋·陆凯》原文与赏析

南朝宋·陆凯 折花逢驿史,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陇头人〕即陇山人。陇山在陕西境内,长安也在陕西,故称在长安的范晔为“陇头人”。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诗作。陆凯与范晔都是南朝宋代有名的文人和官吏。陆凯多才好学,又有“良吏”之称;范晔“博涉经史,好为文章”,是《后汉书》的作者。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情甚厚,陆凯曾寄梅花一枝给在长安的范晔,并附有这首诗。寄梅花以表友情,确为文人趣事,颇有一点魏晋遗风。 小诗写得优雅别致,清新可喜。 首联轻描淡抹,俨然一...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9

禅诗《闻钟》原文赏析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元好问在《木庵诗集序》中曾说过:“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蔬笋气在耳。”“蔬笋气”,即山林气、超脱气。它是禅门佛子用自己的清净之心观照世界的结果。作为一个成就远“在唐诸僧之上”(《沧浪诗话·诗评》)的著名诗僧,皎然的诗作就充满了这种“蔬笋气”,其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冰心皎洁、秋水澄淡,有如雪月芦花般空明的境界。而这首题为《闻钟》的短诗,则正是诗人空明心境的生动写照。 诗歌的前四句首先着力渲染钟声,古...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1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原文与赏析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梦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明卿,乃吴国伦。李攀龙之友,与之同为后七子中坚。在兵科给事中任上,触忤严嵩,被谪为江西按察司知事。李诗即写送朋情景。郡城,当指顺德府,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其时李攀龙任顺德知府,颇有善政,吴国伦被贬出京,正过其地。 时当初秋,枫叶未染,在阵阵秋风中飒飒作响;秋雨连绵,长天烟锁,眺望前路,一片迷濛。两句诗,渲染了送别时的天候物象,一腔挚情,尽托于景。王国维倡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为一切景语,都...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9

禅诗《丁酉初度(其四)》原文赏析

天涯随处是生缘,阔帽宽衫似老年。 算马与人三十口,卖奴及宅五千钱。 一心槁木寒灰去,几度披书抱酒眠。 古佛阁前温坑里,拽将红袖夜谈禅。 此诗作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十二月初六,是时袁宏道30初度。原作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第四首。 开头第一句“天涯随处是生缘”,既表达了诗人对佛教观念的信仰,也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袁宏道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后,回公安家居了两年多,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才赴选为吴县县令。吴县在当时是个大县,最称难治。袁宏道年纪虽轻,处事却非常敏捷老练。...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2

白居易《长恨歌》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长恨歌 白居易①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②。 杨家有女初长成③,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④。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⑤。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⑥。 云鬓花颜金步摇⑦,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⑧,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⑨。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1

禅诗《题汤泉》原文赏析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 汤泉即温泉,此处所指汤泉乃庐山脚下的温泉,旧有寺。《庐山纪事》云:“僧常凿石为龙首以出泉,今废。”可遵当年云游至此, 寺尚存,故于石龙首旁题写本诗。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年)途经庐山时,赏拔本诗,并继题一首。《东坡诗话》云; “游汤泉,览留题百余首,独爱遵师一偈云 (诗略)。”《苏轼诗集》中录其继作一首,题为《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 “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7

禅诗《螟蛉歌二首》原文赏析

螟蛉螟蛉何其灵,得种归来呼謍謍。 非己所生兮肖己形,巧矣乎人不如螟蛉。 螟蛉螟蛉何其冥,不惮劬劳兮育而婴。 羽翼既成兮去不停,悲矣乎人亦如螟蛉。 这是一首警世之作。“螟蛉”,虫名。《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毛传》说: “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郑玄《笺》说:“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蜾蠃是一种寄生蜂,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便用“螟蛉”比喻义子。莲池...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5

禅诗《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原文赏析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 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这是诗人寓居长安时所作。“皇甫侍御”,即皇甫冉,“大历十才子”之一,与李端交游甚密。“惟一”,僧人法号。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开篇擒题,从惟一上人禅房着笔,通过描写禅房位置,表现惟一上人高雅清净的生活。室内,香雾袅袅,静谧安宁; 室外,树木丛生,空无人迹。诗人以 “居”、“见”这两个动词,将禅师与四周寂静的环境融为一体,再现了禅师终日焚香静坐、目对空林的闲雅神态。“得...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9

禅诗《赠建业契公》原文赏析

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 虽然到城郭,衣上不栖尘。 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它通过赞美契公的高洁,表现了诗人超然尘外的孤傲情怀。“建业”,即今南京市。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却描写了两种生活境界,塑造了一位志行高洁、一尘不染的僧人形象。“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概述契公未出山时的生活情景。“青山寺”,泛指建于山中的寺院,“青山”,加一颜色词,粗中有细,表明了契公所居之山树木苍翠,常年青绿。而山中的飞鸟、溪流、清风、山岚等,诗人虽然没有明说,但一个“青”字已蕴含了山中那美妙的一切。次句 ...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19

禅诗《岩居僧》原文赏析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赵师秀喜写五律,继承了唐代贾岛、姚合的苦吟之风,对诗篇作惨淡经营。但他不是用奇句惊人,而是把语言磨炼得自然清新。 首联点明题中“岩居”二字:“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僧人所居不是琉璃殿阁参差的宝刹,也不是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他只是在岩间凿室而居。“开扉”二字看似平常,实则表现了僧人朴俭的生活和淡泊的心境。 颔联再进一步,具体描绘僧人所居的山间景象:“一鸟过...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0

禅诗《东峰白云院》原文赏析

僧爱白云溪上飞,白云飞处敞禅扉。 莫言便是无心物,忆着故山依旧归。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座建造在高山顶上的寺院。东峰白云院究指何所,难于详考。或谓可能指杭州上天竺山的顶峰,因其常年白云缭绕,故称白云峰,峰上有寺僧所建的白云堂。峰与寺的取名不尽相同,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般来说,能考出某一首诗描写对象的具体所在,自然有助于对这首诗思想艺术的解会。但对禅诗来说,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要。禅宗本来就不执着于某一具体的景象或事物,而是通过它们去领会和感悟一种玄远不尽的意味。对这首诗来说,最重要的是白云...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0

禅诗《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原文赏析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中晚唐时,禅宗南宗因其“顿悟”说投合士大夫们的心意,受到士大夫们的一致欢迎。《新唐书》 卷三十五 《五行志》 记载:“天宝后,诗人多……寄兴于江湖僧寺”,他们纷纷向禅宗靠拢,以禅为雅。戴叔伦这首七绝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到深山幽谷访禅问道的时代风尚。 “故侯将我到山中”,旧时称曾做过官的人为“故侯”,这里的“故侯”即诗题中的 “虞沔州”。为什么这位曾经身居高位的虞某现在却又退迹了呢? 这恐怕和他向往佛禅有关,而且戴...
诗词辞赋 2024-07-14 0 20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