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骈文代表作

欧阳修《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①。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 ①梅妆:《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正月初七)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这首小词,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段。 上片叙事,从一天的清晨写起: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47

于 《古宴曲》察古观今诗赏析

古宴曲 于 ①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②,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注释】 ①于:见《辛苦吟》。 ②胼胝(pián zhī):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此处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赏评】 这是一幅描摹贵族安逸生活的画卷,讽喻极深。“雉扇合蓬莱”,宫中的仪仗收起来了,大臣们总算熬到下班时间了,于是京城大道扬起了车轮飞动带来的滚滚烟尘。他...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7

咏《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诗词散文赏析

《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苏州西南郊6公里处。石湖景区东至澹台湖,南至尧峰山,西至木(渎)东(山)公路,北至苏福公路。面积14.25平方公里。由石湖、楞伽山、吴山、七子山等组成。石湖景区自古就有“山水之会”的誉称,这里山水相依、湖面开阔、峰峦重叠,形成十分秀丽的湖光山色,而且古吴越的遗址、遗迹,多且集中,向为苏州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石湖是太湖东出水的一个分支,湖水经越来溪北流,汇于上方山下,形成面积3.5平方公里的一个内湾。相传春秋时(公元前770——476年),越人挖溪...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46

《人生在尘蒙·[唐]寒山》原文与赏析

[唐]寒山 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 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 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 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 如果说齐己《戒小师》是以禅说诗的话,那么寒山这首《人生在尘蒙》则可视为以诗说禅。“尘蒙”即为禅语。佛家视人间世为“尘”,因为它相对于仙界而言。人间不比仙间,混濛迷茫,故曰“尘蒙”。 寒山(一称寒山子)据说为贞观间诗僧,“以桦皮为冠,布裘敝履。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啸”。“尝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屋壁所写文句三百余首。”(《全唐诗》卷八百六)后人辑为《寒山子诗...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48

《古文观止·楚辞·卜居》鉴赏

古文观止·楚辞·卜居 屈原既放①,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②: “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③: “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④?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⑤?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⑥?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⑦?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⑧,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9

禅诗《北寺昏钟》原文赏析

日斜一路红阑干,日落四山苍翠寒。 云深不见招提处,一声两声起林端。 遥度前溪声欲绝,溪上渔舟撑未歇。 众鸟栖定树头云,一僧归踏松间月。 开头两句,写山之晚景。作者用的手法是绘色。他选择山中某处为赏景点,写所见景象。霞光万道,映红了大地,路边林木也被染上一层红红的色彩。“日斜”,照应题目,点明时间。“红”则突出了晚霞绚烂的特点。用“阑干”来比喻路边林木,突出了林木之密和整齐划一。这是近景。“日落”,表明时间的推移。日落西山后,暮寒降临。巧妙的是作者不写风吹身上“寒”,而写林木的“苍...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48

《中秋月·[宋]苏轼》原文与赏析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熙宁十年(1077)中秋,苏轼在徐州写作此诗。对月抒怀、借月言理的诗作很多,苏轼集中也常能见到,这首绝句即为其一。 诗的前两句写月亮,后两句写感慨。第一句写月的“光”。“暮云收尽”,表时间已届夜晚,言云尽已是天澄如洗。“溢清寒”,溢,状月光满而流,其光既“清”且“寒”,一从视觉上说,一从感觉上讲。中秋之夜,天高气爽,凉气已浓,月光给人的感受已是玉洁冰凉了。月亮之“形”犹如“玉盘”。第二句写玉盘在...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47

《洛阳春·[唐]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 时间是呈线形向前延伸的,生命发展具有冷漠的不可逆转性。当青春年少杳然成为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在岁月的岸边频频回首,百般留恋年轻时代的热烈衷曲和美好情韵。虽然这种寻觅多半归于迷濛渺茫,但青春仍无疑是过往者在心底里时常返还的精神驿站。 “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诗人又回到了他年轻时居住过的地方。漫步广陌,韶华满目,一望皆春,春色似乎还像从前一样,令人动容。昔别今来,间隔着二十年光阴,诗人...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28

李 益《宫怨》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宫 怨 李 益①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②。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③。 【注释】 ①李益:见《写情》。 ②昭阳:见《西宫春怨》。 ③长门:见《长门怨二首》。 【赏评】 这首诗前两句为一世界,后两句为一世界。一个是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一个是黯然无眠,夜永漏长。以彼之明媚相比此之黯然,更增一倍黯然。“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晴花,是阳光烘焙春风熏开的花朵,必然是蓬勃圆润的。待到夜来露下,它们的芬芳馥郁便散发在潮湿的夜气里。月光明媚,昭阳歌舞欢笑,兴致正浓...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67

《赠符载·[唐]窦庠》原文与赏析

[唐]窦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本诗作者窦庠,字胄卿,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县)人。窦常、窦牟、窦庠、窦巩、窦群兄弟五人,四人擢进士,独窦群客隐毗陵,后因韦夏卿屡荐,始入仕。兄弟五人都是诗人。窦庠初为国子主簿。韩皋出镇武昌,辟为推官,皋移镇浙西,奏为节度副使。历任东都留守判官,泽、登、信、婺四州刺史。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一首。这里选析的在《全唐诗》中题为《醉中赠符载》。 符载是窦庠诗酒相娱的朋友,虽有才气而仕...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8

《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原文与赏析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此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时,苏轼三十八岁,在杭州任通判。于潜,旧县名,今属浙江临安县。于潜僧,名孜,字惠觉,居于潜寂照寺。寺内有绿筠轩。筠,原意竹皮,此指竹子。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层,说明环境之高雅。可以没有肉吃,但不可使居处不栽竹子。没有肉吃,可能会令人消瘦;但居处没有竹子,就要使人变俗。人瘦了,还可以变胖;士子变俗以后,...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4

《古文观止·王守仁·瘗旅文》鉴赏

古文观止·王守仁·瘗旅文①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②,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③,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 “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 “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 “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 “见坡下积尸三焉。” 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④。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 “噫!...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7

《春江花月夜》禅思哲理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① 春江潮水连海平②,海上明月共潮生③。 滟滟随波千万里④,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⑤,月照花林皆似霰⑥。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⑦。 谁家今夜扁舟子⑧?何处相思明月楼⑨? 可怜楼上月徘徊⑩,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61

咏《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巴东秋风亭》诗词散文赏析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巴东秋风亭》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上联巫夔,下通荆郢”的巴东县城西边的高岗上。背倚风光如画的金字山,面对蜿蜒如银带的长江水。秋风亭为木质结构,双层飞檐阁楼,内外有四根两人合抱的红柱支撑,飞檐的四角有精雕细刻四条金龙,龙口含珠,双目圆睁,须角欲动,似吐水之状。亭高十余米,直插云天,极为壮观。“古亭秋月”成为巴东一大胜景。秋风亭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朝名相寇准19岁任巴东县令时在江北旧县城建秋风亭、白云亭。自宋以来,历代文人皆有诗记,“斯人不复见,亭上秋...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4

《咏怀(其五)·[晋]阮籍》原文与赏析

[晋]阮籍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车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李善注《文选》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忧生,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的一大主题。这些忧生之作,有的表现孤独苦闷的心理;有的表现对谤谗祸乱的恐惧;有的表现人生如梦的悲哀;有的则表现惜时叹逝的情怀,本篇即为其一。 首四句写少年时的“轻薄”之举。“平生”二句总括一笔,写...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9

《秋日山行·[明]俞大猷》原文与赏析

[明]俞大猷 溪涨巨鱼出,山幽好鸟鸣。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俞大猷(1504—1580),字志甫,别号虚江,晋江(今属福建)人,熟知兵法,有文武才。嘉靖中举武士,官福建总兵,都督同知等。与戚继光同为抗倭名将,转战于江浙闽粤赣,战功赫赫。谥武襄。有《正气堂集》。 俞大猷的诗慷慨激昂,刚健有力,此诗集中体现出这种风格。试看:大丈夫如果不以四海为家,抛妇别雏,远离家园,又怎能造福百姓,报效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忠勇之心,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热血男儿的刚毅形象,令人...
诗词辞赋 2024-03-10 0 56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