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骈文代表作

咏《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五溪山色》诗词散文赏析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五溪山色》原文、赏析、鉴赏 源于九华山,由龙(潭)溪、漂溪、舒(姑)溪、曹溪、濂溪汇流而成,于六泉口合为一流,九华十景之一,经九华北麓的五溪桥向北注入长江。古有“天台为首,化城为腹,五溪为足”之说。五溪桥是入九华山境登高的门户之一。伫立桥畔,横岭侧峰,溪水清流,云布遮山,风举云动。桥南望华禅寺附近有二圣殿、圣泉、六泉等山水相映景色迷人的景点。“江上亭亭九朵莲,游山不及看山妍”。游人登山之前总要在此饱览山岚景色。当年元朝文宗皇帝巡游江南,来到五溪写下“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66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鉴赏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①无储粟,生生所资②,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③。会有四方之事④,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⑥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⑦。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⑧。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46

《古文观止·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鉴赏

古文观止·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①。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②,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③,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8

禅诗《斤竹岭》原文赏析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这首诗写辋川别业附近斤竹岭上的竹林景色。前两句写近景。“檀栾”,美好貌,形容竹。枚乘《梁王菟园赋》有 “修竹檀栾夹池水”句。“空曲”,指空寂曲折的山路。首句写竹林之姿,是静态描绘;次句写竹林之色,是动态描绘。当无风时,那高入云天、挺拔娟秀的竹林静静地掩映着空寂曲折的山路;而当微风拂过,它那无数的青枝翠叶摇漾起伏,看上去就像是碧海上波动着的涟漪。“映”与“漾”两个动词分别描状静态和动态,一静一动,显出了竹林勃发旺盛的生机,也创造了一个...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61

欧阳修《祭城隍神文》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雨之害物多矣,而城者神之所职,不敢及他,请言城役。用民之力六万九千工,食民之米一千三百石。众力方作,雨则止之;城功既成,雨又坏之。敢问雨者,于神谁尸①?吏能知人,不能知雨。唯神有灵,可与雨语。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厥职,无愧斯民。 ——《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 ①尸:这里是管理的意思。 旧时各郡县都有城隍庙,城隍神等于阴间的一城长官。小民在阳间受官吏管,到阴间便受城隍菩萨管。无形的阴间势力大于有形的阳间势力,所以连封疆大吏也要向城隍神乞援。 但城隍之“隍”,原义...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8

《清远江峡山寺》禅思哲理诗赏析

清远江峡山寺 张 说① 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②。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③,虚呗引松风④。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注释】 ①张说(667—731),开元前期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属河南)人。武后天授元年(690)入仕。一生中“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作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评文苑,奖掖后进,深孚众望。为文俊丽,用思...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7

关于描写《湖北省·岘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关于描写《湖北省·岘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岘山在湖北省襄阳县南,又名岘首山。晋羊祜镇守襄阳,常畅饮于此。《晋书·羊祜传》:“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驻襄阳。开设痒序 (学堂),绥怀远近 (关心远近百姓疾苦),甚得江汉 (人民)之心。”因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 (羊) 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以后历代诗人常用“堕泪碑、岘山碑、羊公碑”等称颂卓著的政绩,表示怀念之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39

《明妃曲(其二)·[宋]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宋]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据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载:王安石年三十九岁时,即宋仁宗赵祯嘉祐四年(1059),作《明妃曲二首》,名贵一时,唱和者众。“人生乐在相知心”是其中广为流传的名句。 明妃(王昭君)作为绝代佳人,离乡去国,嫁到风俗、言语均与内地不同的塞外,与匈奴王呼韩邪成亲,...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62

《古文·邵公谏厉王弭谤》鉴赏

古文·邵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厉王虐(1),国人谤王(2)。邵公告王曰(3): “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以告(6),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7)。 王喜,告邵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8)! ” 邵公曰: “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9),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10),为民者宣之使言(11)。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矇诵(17)...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5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原文与赏析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为人激赏的七绝,“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尤其脍炙人口。这首诗以含蓄取胜。清代诗人兼诗歌评论家沈德潜认为它“不说明己之感秋,故妙。”这是深中肯綮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画出了一幅静谧而又不乏温馨的清秋月夜图。如银的月光洒满了庭院,乌鸦早已归巢;清冷的露水悄然地在花木上凝聚,而桂花已把它的缕缕甜香弥漫在空气中。这是写景,但景中含情。中秋之夜圆月升起之际,时间已经不早...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6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齐·谢朓》原文与赏析

南朝齐·谢朓 灞涘望长安, 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 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 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 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 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 谁能鬒不变? 〔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的南岸,上有三峰。〔京邑〕京都,指南京。〔灞涘(si)〕灞水岸边。灞水源出甘肃省蓝田县,流经长安。汉末王粲《七哀》诗有句:“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河阳〕县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京县〕指洛阳。西晋潘岳《河阳县》诗有句:“引领望...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61

禅诗《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原文赏析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此诗作于诗人漫游吴越时。“大禹寺”,在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县) 涂山南。 首二句描写禅房的幽寂。“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结构”,营建房屋。“空林”,人迹罕至的山林。起句看似平淡,但诗人巧妙地以 “习禅”和 “空林”相对应,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王维诗)的空寂境界,淡中有味。同时,义公那独居山林的寂静禅趣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体背景。 “户外一...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45

《失题(其二)·[唐]唐备》原文与赏析

[唐]唐备 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 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无风不起浪反衬人心的思想从不平静,说明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 诗人以“一日”与“四溟”对举,突出自然界“无风”便“波息”。四溟,即四海,言海洋广阔。常言道“大海无风三尺浪”,这里却说一日无风,四海波“尽息”,强化了“风”与“浪”的关系。而“人心”则与“四溟”不同,“风不吹”它却“波浪高百尺”,无风起浪,且浪高波急,这就更显示了人心的不平静。因为衔连上文的“天无风”,故言“风不吹”而人心起浪。人心之...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9

祭文赏析·《祭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文》(李成林)

祭文赏析·《祭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文》(李成林) 天地玄黄,宇宙鸿荒,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任刀兵四起,由风雨沧桑,经百代,历万世,厚德载物,刻刻图强。 适建国近六十年,改革已三十载,神州大地,风云突变,大雪迎新岁,藏独扰圣火,火车方脱轨,巴蜀起波澜,天灾、地震、人祸接踵而至,伤者、逝者、生者涕泪泗流。 时到春末夏初,奥运圣火燎原,百姓夹道,万民欢颜。怎料得,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听时不敢信,信时皆泪水。 汶川地震,地动山崩,江河倒泄,星辰黯然,十数亿炎黄失色,八万里环宇皆惊。巴蜀同胞陷...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46

《劳歌·[宋]张耒》原文与赏析

[宋]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身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驱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张耒一生仕途失意,沉沦下僚,从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下层百姓,体察他们的疾苦。《劳歌》即是他反映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佳作。 诗的开头四句着意渲染赤日炎威,盛夏肆虐。一、二句从天气方面着笔。“云头不合”可见炎炎的骄阳高悬天空,眩惑人目。“惟飞土”三字照应“元无雨...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45

禅诗《六月十七日昼寝》原文赏析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 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这是一首把平静的午梦写得热闹非凡的诗。梦里,忽而是一个戴着蒲编的草帽、穿着黑色靴子的人在嚣嚣红尘中艰难跋涉;忽儿那草帽又似乎变成了一双白鸟,飞翔在隐者栖居的水湾旁边。而伴随着这两幅飞快旋转变幻、互相逼迫斗争的画面的,又是风雨翻江的急骤澎湃之声! 梦醒,才知道这是马啃干豆秸发出的 “嚓嚓” 声潜入脑海引起的奇异梦境! 红尘,闹市的飞尘,形容繁华,借指人世间; 席帽,蒲编的草帽; 乌靴,中唐以来百官朝会时穿的靴子; 沧...
诗词辞赋 2024-03-14 0 55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