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
【原典】
按《图记》①云:“雷孚,宜丰人也,登进士科,居官清白,长厚②,好德与义,以枢相③恩赠太子太师。自唐雷衡为人长厚(咸通中人),至孚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时以为积善之报④。”
【注释】
①《图记》:或为宋代书名,具体内容不详。②长厚:恭谨宽厚。③枢相:宋代担任枢密使者称枢相。④积善之报:《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译文】
根据《图记》中记载:“雷孚,是宜丰人,登进士科及第,为官清白,做人忠厚,讲究仁义道德,曾担任朝中宰相,并获赐太子太师的官职。从唐代咸通年间的雷衡就为人忠厚,到雷孚共十一代人,他家从来没有与人打过官司。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他家前辈积德的善报。”
【延伸阅读】
《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换成时下的俗语,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中国人是奉行好人好报的,相信善心善行会带给自己好的结果。当别人取得出色成绩的时候,人们也习惯于用同样的眼光去打量,于是“祖上积德”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然而善报的说法,看似理所当然,其实很不公平。它夸大了祖先的余荫,而掩盖了当事人的努力。以雷孚而论,他仕途的成功,固然有家族的贡献,十一代不曾与人诉讼,全家忠厚非比寻常,有这样优良的家风,雷孚能够位极人臣,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说祖先有功劳的话,不在于祖先的福报,而正在于这种优良的门风家训。事实上,优良家训的功效很大,历史上不少大家族,之所以能够绵延久远,很多就是因为家风所致。南朝时期的大家族王、谢就是如此。他们家族中之所以才俊辈出,也绝非偶然。然而按西方哲学的观点,家族环境再好,毕竟只是外部条件,关键之处还在当事人自身。舍弃决定性的内因,而奢谈祖先的福报,难怪很多人不认同。司马迁就是此说的怀疑者。他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史记·伯夷列传》)既然善人未必有好报,恶人未必得恶报,那么现代人为什么还在引述呢?一半或许是出于习惯使然,传统的俗语,说说而已,当不得真;另一半或许是出于美好的期许,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公平正义,善赏恶罚体现的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