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古文观止·《公羊传》·吴子使札来聘》鉴赏

古文观止·《公羊传》·吴子使札来聘 (襄公二十九年) 吴无君无大夫 【1】,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 【2】。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

古文观止·《公羊传》·吴子使札来聘

(襄公二十九年)



吴无君无大夫 【1】,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 【2】。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 【3】,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 【4】,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 【5】。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 【6】,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 【7】!”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

季子使而亡焉 【8】。僚者 【9】,长庶也 【10】,即之 【11】。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 【12】

阖庐曰 【13】:“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 【14】。僚恶得为君乎 【15】?”于是使专诸刺僚 【16】, 而致国乎季子。 季子不受, 曰:“尔弑吾君, 吾受尔国, 是吾与尔为篡也 【17】; 尔杀吾兄, 吾又杀尔, 是父子兄弟相杀, 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 终身不入吴国 【18】。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 以其不杀为仁。

贤季子, 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 以季子为臣, 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 吴季子之名也。 《春秋》 贤者不名 【19】, 此何以名? 许夷狄者 【20】, 不一而足也 【21】。 季子者, 所贤也, 曷为不足乎季子 【22】?许人臣者必使臣 【23】, 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注释】

【1】 吴: 指春秋时期的吴国, 据有淮、 泗以南至浙江太湖以东地区。 古时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被人称为蛮夷之邦。无君无大夫: 是指《春秋》记载吴国的事情, 从来不提它的国君和卿大夫, 以表示它是蛮夷之邦, 与中原诸侯国有区别。

【2】 贤: 赞美的意思。 季子: 即季札, 又称公子札。 吴王寿梦最小的儿子。 其封地在延陵、 州来。 吴王寿梦要传位给季子, 季子固辞不受,而让国给他哥哥。 以后, 他相继出使鲁、 齐、 晋、 郑等国。

【3】 谒、 余祭、 夷昧: 三人都是寿梦的儿子, 季札的哥哥。 他们是同母四兄弟。

【4】 迮(zhe): 仓猝、骤然。

【5】 请无与子三句: 意思是说, 我请求大家不要把君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 兄弟几个依次做国君, 这样一来, 最后总能把君位传给季子。

【6】 轻死为勇: 不吝惜性命, 好为勇猛之事。

【7】 悔: 咎。 这里指灾祸。

【8】 使: 出使他国。 亡, 逃亡, 不肯回来。

【9】 僚: 夷昧的儿子。

【10】 长庶: 在谒、 余祭、 夷昧三人的儿子中他是最大的。

【11】 即之: 即位为君。

【12】君之: 把他的侄儿僚尊作国君。

【13】 阖庐: 谒的儿子, 即公子光。

【14】我宜立:谒是吴王寿梦的长子,而阖庐又是谒的长子,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王位本该阖庐继承。

【15】恶(wu):何。

【16】专诸:春秋时代著名的刺客。本为膳宰。吴王僚十二年(前515),阖庐设宴请僚,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中进献,刺死僚, 自己也被杀。

【17】篡(cuan):用非法手段夺取君位。

【18】不入吴国:指季子从此不进吴国的国都。

【19】《春秋》: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据鲁史整理修订而成。

【20】许:赞许。

【21】不一而足:不能因为一件事好,就算是完美无缺的。

【22】曷为不足句:季子还有什么不完美的?曷为,何为:为什么。

【23】许人臣两句:意思是说,称赞人臣是要他始终做人的臣子,称赞人子是要他始终做人的儿子。



【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公羊传》。主要阐述《春秋》所记“吴子使札来聘”这几个字的微言大义。《春秋》自孔子整理修订以后,文字非常简赅,人们都认为孔子寓有褒贬之意,司马迁《孔子世家》称赞说“约其文辞而指博”,“《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战国及两汉时期的文人不断揣摩这种笔法,或用事实加以阐述,或用义理加以发挥。《公羊传》这段文章则是就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

文章先从《春秋》记载吴国事情的惯例谈起,“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一个设问句,即揭出《春秋》笔法的严谨,在行文上又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导着人们追随作者的意念去思索。《春秋》为什么这么写呢?原来是赞美季子,而赞美季子,又主要是因为他能让君位给兄弟子侄。至此,《春秋》记事寓有褒贬的大义已经阐述出来了。接下来,作者便简略叙述季子让国的史实,讲了他们同母兄弟四人,季子最小而又最有才干,兄弟们都喜欢他,大家都愿意立他做国君。《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父寿梦欲立之而不受,至是兄弟又同欲立之。”这话很是。根据《史记》的记载,早在鲁襄公十二年(前561),寿梦死时即欲传位给季子,季子不受,遂推让给众兄弟,而众兄弟又推让给他,这样反复多次,才会逼出谒所述先兄弟依次做君,季子轮到最后终究会做君的办法来。这里,写得高妙的是,谒的办法竟得到余祭、夷昧二人的赞同,齐声称“诺”,而且,众弟兄依次做了国君以后,都不惜自己的身体性命,把不怕死看作勇敢,专门干一些从速死去的事情,甚至吃饭的时候,也祷告上天,说要真要保存吴国的话,那就赶快降灾祸给他们自己。《古文观止》所作评语说:“急欲致国于季子意。自是发于至诚。”季子兄弟争相让国,古时传为美谈,《公羊传》这段文字可谓极尽渲染之能事。在古代历史上,那种为了争夺王位而父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的,季子兄弟让国,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衡量,的确做到了大仁大义。“仁义”二字,至此已经明白显示出来,只不过字面上没有写出。这完全是为了后文张本。

文章接着写了谒、余祭、夷昧的依次为君又依次死去,总该轮到季子做国君了,而偏偏地,“季子使而亡焉”。据记载,季子自余祭即王位起,连年出使中原大国,夷昧死时,他本来在吴国,因为不愿意接受王位,才又逃去。《公羊传》说他“使而亡”,是比较笼统的说法,无论如何,总是体现出了季子让国的本意。事情还不止如此,文章又写了他出使归来,能谦逊地尊奉自己的侄儿僚做国君,这又引出了阖庐的残杀兄弟僚,来与之作对比。

应该指出,阖庐所说的一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多少带有一点为季子打抱不平的味道,但终究掩饰不了他自己想做国君的企图。史书上说他早有图谋篡国之志,已经事先求得勇士专诸准备刺杀吴王僚。在这里,他先言先君遗命传位季子,次言季子不受,依长庶又该自己做国君,两意一正一反,便使僚陷于不利的地位,为自己将来杀僚找到了借口。事出意外的是,阖庐杀掉僚以后,又让国给季子,而季子终究不受。这又是作者用笔高明的地方。一方面,写了阖庐假仁假义地让国,一方面又写了季子的明于大义,不肯因君位而使兄弟祸起萧墙,可谓一笔两写,但主要意在突出季子的贤良。季子为了避免流血事件的再度发生,只好到他的封邑延陵去居住,并且终身不再进入吴都,至此,季子让国的史实略述完毕,“贤季子”的形象也已经在读者面前树立起来了,于是,作者便以“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两句作一收束,事在必然,水到渠成。

最后一小节,则紧承文章开头的两句。进一步阐述《春秋》所以在这里称吴君,又称大夫的微言大义。其要点在于,一,因为季子贤良,所以才称吴君,称大夫。既然有人臣,就应该有人君。而且称赞人臣是要他始终做君主的臣子。二,依《春秋》惯例,凡是贤人是不直书其名的,这里为什么直呼季子的名字“札”呢?因为他是蛮夷之人,对待蛮夷小邦,尽管他是一个贤人,也不能因为一件事好,就视他为完美无缺。所谓“华夷之辨”,《春秋》处处体现出来。

文章从总体上看写得比较严谨,开头部分先以“此何以有君有大夫”句引发,然后推出季子的反复让国,最后又归结到“吴何以有君有大夫”的正题上来,不枝不蔓,笔法比较严密。中间写季子让国,让了三个哥哥,让了侄儿僚, 又让了阖庐, 其形象鲜明生动, 艺术效果非常明显。 中间还写了阖庐与季子两人的大段谈话, 犹如戏剧人物的自白, 一个千方百计地争夺王位。 一个想方设法避免兄弟残杀, 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了季子贤良仁义的性格特征。 另外, 谒的一番话与兄弟三人轻死为勇、 饮食必祝的一段描写, 也十分生动。 他们的让季子国与他们的儿子辈的争夺王位, 也构成强烈对比。 虽是片段, 形象也呼之欲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