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游金山寺·宋·苏轼》原文与赏析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 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 有田不归如江水。

〔金山寺〕在今镇江。作者于熙宁四年过此,游了金山,写下这首诗。〔宦游〕在外乡做官。〔中泠ling〕泉名,在金山西北。〔石盘陀〕即金山。盘陀,石大且多的样子。〔生魄〕有月叫生魄,无月叫死魄。作者游金山寺,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日,这时月亮才有一点儿光,所以称为初生魄。〔非鬼非人句〕作者自注:“是夜所见如此。” 〔归山〕指辞官归隐。〔谢〕告诉。

苏轼因卷进新法的浪潮中,被佞人诬告贪污,于是请求外调,出任杭州通判。熙宁四年(1071)冬,苏轼赴杭州途中,经过镇江,游了金山寺,并在寺中宿夜。这首记游诗,不是记游名山古寺,而是抒发自己因受陷害感到抑郁而产生的思乡之情。正因为如此,诗的开头两句不写金山而写长江。因为他出生在长江上游,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今宦游异地,又见到了阔别十二年的长江,很自然地神思万里,想到与家乡密不可分的长江源头了。这奇特的写法,难道不是因为奇特的遭遇决定的吗?而这奇特的遭遇,又是通过奇特的写景来完成的。

这首诗全部围绕长江来写。从江水来自故乡作起笔,到面对江水立誓归耕“岂得已”作收笔,无不写江水,寓心潮,抒乡情。作者甚至不厌其烦地用了十个“江”字,再加上其它与江有关的景色,那就更加迷人了。请看:江心的潮头,江岸的潮痕,江波中的盘陀巨石,两岸的连绵青山,江面的万顷波纹,江上的落日奇观,江天的红色晚霞,如钩的微明江月,夜半的江心火炬,因怕光发出惊叫的栖乌,以及虚幻的江神等等,哪一句离开了长江呢?描写如此壮丽的景色,无不寄寓着诗人眷念故乡的情思。诗中插入炬火一段,引出了江神,是诗人遐想的延伸,这种遐想由实而虚,诗的意境由奇入幻,迷离恍惚。而这种奇异的幻境,皆由思归之念产生。在江神责怪诗人有乡不归的怨言中,诗人的思绪又回到现实中来,他发誓归乡,然而家中已是无田可耕归不得了。

全诗由望江而思乡,由思乡而思归,再由思归而归不得,一气呵成,字字有金石之声。诗篇由实而虚,又由虚而实,做到了虚实相生,意境深远。再加上诗中多次换韵,表达了诗人思潮的激荡,思乡的情深。那回肠荡气的笔势,犹如江水滚滚,表现出诗人开朗的胸襟,以及不为逆境所屈的乐观精神,给人以美的熏陶。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