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赠益府群言(节选)·[唐]卢照邻》原文与赏析

[唐]卢照邻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梁遇,愿栖梧桐树。 卢照邻是幽州范阳(郡治在今河北涿县涿州镇)人,幽州在战国时代属燕国。因而作者借燕地鸟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处世的傲...

[唐]卢照邻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梁遇,愿栖梧桐树。

卢照邻是幽州范阳(郡治在今河北涿县涿州镇)人,幽州在战国时代属燕国。因而作者借燕地鸟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处世的傲岸个性和为官清廉的美德。

原诗共二十四句,这里是节选的四句。这四句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不息”、“不饮”与“常思”、“愿栖”的强烈对比,有力地刻画了燕鸟高洁的鲜明个性,它栖息之处很高洁,不栖质地低劣的恶木枝,而选择高雅的梧桐树;它饮食很芳洁,不饮名声恶劣的盗泉水,而选食芳香稻梁精米。这里塑造的择善而栖、择美而食的燕鸟形象,正是作者“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的独立人格的化身。

同时,这四句是化用前人的成语,又具有独立的比喻意义。恶木枝、盗泉水,古人常用来比喻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名利。晋代诗人陆机《猛虎行》诗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枝。”盗泉,古泉名,古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县境有泉八十七,相传只有盗泉不流,余皆汇为泗河。《尸子》:“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恶木,劣质树木,《文选》李善注转引《管子》:“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人同处。”这前两句化用陆机的诗句,比喻自己不流世俗、不近邪恶的节操。稻梁、梧桐,比喻芳洁清廉。古人以为梧桐是凤凰栖止之木,《庄子·秋水》:“夫鹓鶵(凤类)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用凤鸟栖梧桐比喻自己志趣的高远。此时卢照邻正在做官,因而这后两句用以比喻仕官廉洁的美德。

唐代诗人引用这正反两组比喻的诗句十分常见,如李白、白居易、沈佺期、而李咸用等人的诗篇。不过,他们总是单项地或反或正的运用,而卢照邻的用法却不同,这里将正反两组比喻连用,能收到常用常新的艺术效果,以鲜明的对举,突现了诗人疾恶奸邪的激情、持美洁身的信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