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拟古·[清]蒲松龄》原文与赏析

[清]蒲松龄 落叶不归枝,逝川无回流。 飘风吹落日,年华难长留。 笙歌无遗响,白杨满榛丘。 人寿能几何,胡乃缠百忧。 达人安所遇,身外复何求。 这首拟古诗,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

[清]蒲松龄

落叶不归枝,逝川无回流。

飘风吹落日,年华难长留。

笙歌无遗响,白杨满榛丘。

人寿能几何,胡乃缠百忧。

达人安所遇,身外复何求。

这首拟古诗,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大量类似的现象中,悟出了人事代谢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进而联想到人生规律,表达了“达人安所遇,身外复何求”的生活态度的旷达情怀。

作品的前六句为第一个层次,由物及人。咏叹人事代谢的客观规律。其中前五句咏物,第六句叹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诗人清楚地看到:落叶在寒霜中飒飒而下,再也无法返归枝头;江水一刻不息地奔向大海,再也不能溯源倒流;夕阳在晚风中飘落西山背后,再也不能从山后跃回峰巅;岁月如水一样流逝,任何人都无法将它挽留;笙歌尽管悦耳动听,但当它响过之后,那美妙的声音便消逝无踪,再也不能追回……落叶,逝川,夕阳,年华,笙歌,这些事物或有形,或无形,或有生命,或无生命,虽然各不相关,但却不约而同地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向前运行,时空在不断地向新的领域转换,旧时空领域的一切都在逝去,无法永驻,更无法挽回。那么,人何曾不是如此呢?那一堆堆长满白杨树的坟墓,不就是明证吗?榛丘,即树木丛生的坟堆。与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人的生命也只不过是一定空间之中的一个时间过程,经过生、老、病、死的运行,最终也必然会逝去。这是人世间新旧更替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诗人从“落叶不归枝”等大量生活现象中所悟出的真理。

真理的领悟,可以使人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尤其是对那些有着种种烦恼和忧愁的人,更有助于精神的解脱和思想的升华。蒲松龄就是这样,论苦闷,他胸怀大志,却终生困顿于场屋,淹蹇于仕途,可谓苦闷甚多;论悲愤,官场黑暗,公道不彰,黎民倒悬,他欲有所为而不能,可谓悲愤之至;论忧愁,家境清贫,生活艰辛,更有连年不断的水、旱、虫灾,可谓愁不胜愁……可是,当他领悟到人事代谢的客观规律之后,他心境豁达了,所以在作品的第二层中写道:“人寿能几何,胡乃缠百忧。达人安所遇,身外复何求。”他意识到:人的寿命能有多长呢,何必把各种各样的忧虑缠绕在心头?达观的人总是随遇而安,身外之物还有什么再值得追求!有了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理性思考,他的心地便坦然了,就能对一切都泰然处之,无烦恼,无苦闷,无忧愁,无愤恨,无欲求……达到象禅宗所描述的那种“梵我合一”、超然尘世的境界。诗人的这种超脱情怀,可能导致对世事的漠不关心,带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是,又必须看到,他这种精神上的自我训导,实际上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形式。此外,如若丢开“人寿几何”一类的消极慨叹,那么,诗人所吟诵的“达人安所遇,身外复何求”的诗句,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无欲则无苦,无求品自高。一般说来,人还是豁达一点、淡泊一点为好。

这首诗前六句述事,后四句言理,层次十分清楚。而在述事时,诗人又运用了类比手法,连用五件事物来类比人生。这种类比,又不是事物表象的比附(从表象看,它们各不相关,区别极大),而是透过外层,抓住它们内在运行规律的相似来类比。也就是说,诗人在选取这些事物入诗之前,已先对它们作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内在规律之后,才将他们取入诗中。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如此一致地体现出“人事有代谢”的客观真理,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后一层的言理,由于由这种说服力极强的述事作其础,因而也就能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而不会等闲视之,轻轻放过。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