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古北口·[清]康熙》原文与赏析

[清]康熙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康熙二十二年(1683),经过八年较量,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的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并没有陶醉在全国基本平定的胜利之...

[清]康熙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康熙二十二年(1683),经过八年较量,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的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并没有陶醉在全国基本平定的胜利之中。他马不停蹄,在这一年的夏天,又忙于巡视京郊,出古北口,渡滦河,经热河,直抵塞北。他仍在为国家统一、疆域巩固而奔走不息。此诗,即为此次巡行途中登临古北口时所作。

古北口,在北京密云县东北部,长城要塞之一。关口两旁山势陡峭,极为险要。自古以来,即为长城的重要通道与军事要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在燕山之北始筑长城。唐代在此设防戍边。宋代这里是使臣出辽必经之地。金代在此建铁门关。元代为大都至上都的交通枢纽。至洪武十一年(1378),明王朝更建古北口城。城周长四里余,设东、北、南三门。古北口一带的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横跨潮河之上,乃长城建筑中的胜景之一。因此,古北口不仅是古通道、古要冲,而且是古战场、古名胜。作为清初的第二代皇帝,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君主,康熙到此,面对如此关山,抚今追昔,怎会没有一番感慨呢?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这是借形胜之景,写行踪之迹。康熙跨越重重关山来到要塞古北口,只见昔日修筑的“石壁”营垒十分险峻。所谓“石壁”,据《长安客话》载:“古北口西南有石匣营……洪武中建土城。嘉靖庚戌,虏大举南侵,自古北口入;癸亥,又自墙子岭入,皆道经石匣。越明年,增筑石城,屹然遂为一巨镇矣。”由此可见,诗中的“石壁”,当即指明代在“石匣营”增筑的“石城”,因其“屹然为一巨镇”,巍然屹立,雄视边远,所以康熙赞其为“石壁开峻远。”

然而,无情的事实是:铜墙铁壁的“石城”、“巨镇”,并未能阻挡清兵的铁骑入关,更没有给明王朝奠定万世基业。曾几何时,明王朝就土崩瓦解了。这是令人深思的。康熙面对眼前的“形胜”,面对刚刚赢得的力尽二十年的征伐所取得的国内统一的胜利,并未忘乎所以。他作出了正确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难道不是如此吗?险关要隘,固然易守难攻,但也并非固若金汤。在这古北口发生的一次次的战斗,历史上一代代王朝的更迭,无不应证了这个道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永固江山的根基所在呢?“在德不在险”。此句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是的,要得江山永固,长治久安,主要靠政治修明,居安思危,澄清吏治,轻徭薄赋,泽被百姓,普施德政。如若单凭“山河之固”,是不足凭恃的。康熙明察乎此,足见他的雄才大略。

对于治国平天下,历代统治者、历代诗人都曾作过无数次的探讨。要言之,不外乎重“在德”抑或重“在险”两种看法。杜甫诗云:“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诸将五首》)刘禹锡诗曰:“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李商隐诗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康熙此诗“在德不在险”的思想,正是与上述诗句的观点,一脉相承的。全诗寥寥二十字,言简意赅,质朴无华,没有胜利者常常流露的矫饰矜夸,而它所包蕴的治国之道与历史经验却是题旨深厚、诗意隽永的。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文章目录